首頁 | 網站緣起 | 聯絡我們 | 民眾登記
 
選擇日期,或鍵入文字

返回發聲空間
城市意識與港人身分認同、六
城市意識與港人身分認同、五
城市意識與港人身分認同、三
城市意識與港人身分認同、二
城市意識與港人身分認同、一
民間參與城市建設重塑身分
全球化挑戰 勤奮拼搏不再專利
中國 vs 香港 結構迅速崩解
城市文化政治
後九七香港認同

發表意見/加入最愛

城市意識與港人身分認同、四     意見 0/瀏覽 0   

Eric Ma ...
2007/09/28 16.18

政府的尺度,只有國際和亞洲兩個維度:面對外國遊客,出售「去地方化」的泛亞洲風情,以為搞個港式茶座、拆走衛生不佳的棚屋,就可以為亞洲國際都會加添一個趣緻景點,但官員卻沒有兼顧本土的尺度,思考如何保育社群,令大澳有一個活潑的社區生活,大澳民風,才是價值所在;本土風情,不是那些青靚白淨但無血色的旅遊景點可以取代的。

「國際都會」如果不保育地方文化,在全球化的浪潮下,勢將成為一個毫無性格的城市。所謂保育,並非把鹹魚和蝦膏框入博物館,或收入旅遊小賣店,而是令地方特色在社區生活中發揮意義,讓社區中人可以具體活出傳統。

亞洲國際都會,如果欠缺本土元素,就十分弔詭地失去國際競爭力。反過來,國際與本土兼備,卻能更有活力地邁向亞洲國際都會的目標。

大澳其實有豐厚的本土資源。大澳本土人積極展示大澳歷史,他們不是政策的阻力而應是政策的助力。人類學家廖迪生、張兆和,參與觀摩大澳二士年,將多年研究心得,出版《大澳》一書,把大澳歷史娓娓道來,有力地指出,大澳生態與文化的可貴,是它們仍然在生活現場之中不斷被使用,居民欣賞和懷緬大澳風情,應與政府爭奪詮釋大澳文化意義的權利。

大澳案例,一方面說明大澳人的社區自覺,另一方面說明政府在本土問題上保守又笨拙。

公民參與社區規劃,是文化權利而不是阻慢發展的絆腳石;吸納民間力量,是發展活潑社區成功因素;民間訴求不應被邊緣化為抗議示成的噪音。城市規劃,如西九、灣仔、維港,不單是強政勵治之下的官商項目。

暫時沒有意見

發表意見/加入最愛

您好,朋友!
立即登記成為民眾

以本主題為最愛的民眾 1
Voice Master
© 2007 ActualVoice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