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| 網站緣起 | 聯絡我們 | 民眾登記
 
選擇日期,或鍵入文字

返回發聲空間
Jean Racine尚•哈辛 小檔
哈辛希臘悲劇的二三事
《菲爾德》與《依保列德》
簡介《菲爾德》
希臘悲劇的挪用和創作 ─ 鄧樹榮的一個 Approach
《菲爾德》劇情簡介
希臘悲劇的永恆輪迴與當代震撼 ─ 尚•哈辛的《菲爾德》
Theatrum Issue 1 文研文 第一期

發表意見/加入最愛

舞台上的《菲爾德》     意見 0/瀏覽 2   

張秉權 香港演藝學院人文學科系主任 ...
2007/08/26 22.28

本來,自轉職演藝學院後,我已立意不評論學院堛獄s作。主要的當然是為了避嫌:都是自己的同事與學生的作品,批評無論正反寬嚴,都有欠距離而近偏私的可能。可是,面對這麼一個重要的演出,我不得不打破這個自設的規範了。

說重要,理由可多著。其尤要者是香港委實需要這樣的一個演員「基本」操練的機會。年前早已知道鄧樹榮號召了一班有志磨練演技的朋友,定時透過工作坊去做探索。可惜限於香港人的生活模式和節奏,能在忙累生活中持之以恆地撥出一段較長時間做訓練(「演出」外的訓練!)的究竟不多。這類工作坊,我想是推展不易的。

鄧暫緩「無人地帶」的忙累,進入演藝學院當講師後,透過這第一個跟學生排的戲,卻能較充分地把他的想法實現出來。其主因自然是他可以跟學生在白天做練習,無論是時間安排或紀律要求,都比較容易貫徹落實。

也因此,我們可以藉著這個戲具體看到鄧樹榮對演技的核心要求(當然不是「全部」要求)。我們也從這樣一個很「基本」的作品中,看到最「基本」的演技的力量。是的,回歸基本,這就是整個戲給我最鮮明的感覺。哈辛(Racine)這劇本是恪守三一律的,時間、地點與情節都高度集中,不同角色的感情頡頏,是戲的動人心處,也是劇力源源不絕的來由。而鄧樹榮十分簡約的處理,正能赤裸裸地把人的基本感情,愛慾、恐懼、妒忌、憤怒、內疚、痛苦……,以最強烈的方式表現出來。導演把一切外在東西都盡量排除,服裝是「非時代性」的,演員甚至不穿鞋子,既進一步超越了「角色」的寫實層面,更讓演員的赤足抓緊地面,以最真實的血肉感覺去帶動真實感情。沒有多餘的佈景與傢俱,空蕩蕩舞台上僅餘的一張椅子因此已不只是功能性的「椅子」,而是權力的象徵。我們看到唯有王(鄭嘉俊飾)與后(黎玉清飾)才可以坐上去,看到它真的「炙手可熱」,可以灼痛王子(張銘耀飾)的手;而當它給劇中人到處拋擲時,可以包容怎樣的寓意,便大有可讓觀眾自行發揮的空間了。

劇場內的物料元素盡量精簡,鄧側重的是較抽象的燈光與音樂,燈光以較干預的姿態突現了每一個角色的份量和內心變化,以至用能量消失、光圈關掉的方法,「宣告」王后最後的死亡。音樂更是整個戲的主要推動要素,現場演奏的巴赫C小調第五大提琴組曲貫徹始終,為角色的感情起伏添上色彩,更為整個演出賦予飽滿的豐神。

於是,在這些「配件」的揚棄與加工之下,我們在舞台上看到的,便是一群年輕演員聚焦於基本反應的感情起伏與交流。正如劇中王子與其侍衛玩的遊戲所示,重要的是真實而敏銳的反應。我們當然明白舞台上一切姿態與裝飾、一切牽涉具體時空階級年齡健康儀態關係等調節,都因應不同作品與風格選擇而各具重要的意義,也都是演技磨練上的要求,不過,說真的,一切,還應穩穩的紮根於「基本」,這些次要的考慮才具有血肉,才能跟「演技」發生有機的關係。《菲爾德》這個演出,很有力地重申這個原則,而且宣告得清晰而漂亮。同學們的表現都很好,王后直奔到圍板上幾乎要衝離演區的動作,有力地總結起整個戲的主音:要是演員能在有限的舞台空間內把握好上述的「基本」,自可爆發出無限的能量。可以想像他們已從這戲的排練過程中甚有得著。邋可以想像的是:他們若然能稍放輕鬆一些,不必長時間都拉得那麼緊(張力不等於緊張),戲會演得更可觀。但這大約需要較長的時間去摸索與發掘──其客觀條件是「時間」,而主觀條件則是「經驗」。

(本文寫於2005年首演後)

暫時沒有意見

發表意見/加入最愛

您好,朋友!
立即登記成為民眾

以本主題為最愛的民眾 0
© 2007 ActualVoice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