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| 網站緣起 | 聯絡我們 | 民眾登記
 
選擇日期,或鍵入文字

返回發聲空間
城市意識與港人身分認同、六
城市意識與港人身分認同、四
城市意識與港人身分認同、三
城市意識與港人身分認同、二
城市意識與港人身分認同、一
民間參與城市建設重塑身分
全球化挑戰 勤奮拼搏不再專利
中國 vs 香港 結構迅速崩解
城市文化政治
後九七香港認同

發表意見/加入最愛

城市意識與港人身分認同、五     意見 0/瀏覽 0   

Eric Ma ...
2007/09/28 16.20

三、國家、區域、本土的多元尺度

上文討論的,是城市意識中的國際與本土層次。九七之後,更豐富但尚待發展的是香港與中國其他城市的對比尺度。

單從香港慣用的詞語,就可以側面說明框架轉變的需要。到目前,香港媒體仍常用「中港」一詞作對比。內地比較敏感,「中」不對「港」,因為「國家」與「地方」並不對等。相信不久將來,香港會少用「中港」,多用「京港」、「港滬」、「粵港」。

目前在香港的普及城市意識之中,香港本位的思考仍然強烈,國家尺度亦開始強化。但港人的思維之中,每當離開本土,就往往跳級至全個國家。其實在國家與本土之間,還有很多坐標要建立,例如華南文化的區域意識,香港就較為貧乏。香港與珠三角,無論在文化、血緣、經濟,都有歷史悠久的聯繫。

把香港納入南中國的論述,有利香港的城市定位。地理學家Carolyn Cartier在Globalizing South China一書指出,生產南中國區域性地理識見,能讓我們更準確掌握全球化、中國化之下的南中國獨特的文化與經濟位置。

暫時沒有意見

發表意見/加入最愛

您好,朋友!
立即登記成為民眾

以本主題為最愛的民眾 0
© 2007 ActualVoice. All Rights Reserved.